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项目成果

甘肃莲花山斑尾榛鸡 (Bonasa sewerzowi) 的巢址选择

发布时间:2014-04-29       

斑尾榛鸡 (Bonasa sewerzowi)是中国唯一特有的松鸡科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高山针叶林中。它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亦被中国鸟类红皮书列为濒危物种。 斑尾榛鸡雌鸟单独孵卵,孵卵期28天左右。

研究地区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最高峰莲花山高3578m,并有多座海拔3500米左右的山峰,一般坡度在20-40°之间。保护区管理局位于康乐县莲麓镇,海拔2100 m,该区年平均气温在5.1-6.0℃,绝对最高气温为34℃,最低气温为-27.1℃;年平均降水量为621mm;无霜期为115-133天。保护区面积约为12000公顷,整个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包括原始林和择伐林(28%),次生林(10%)、灌木林(19%)和草地、农田及村庄(43%)。

研究方法

对于每个斑尾榛鸡巢,我们将记录1)坡向(分为45°≤东<135°,135°≤南<225°,225°≤西<315°,315°北<45°四个方向)、坡度、林型、海拔高度、距流水沟的距离、距阳坡的距离;2)营巢树的种类、树根基部径d、高度h;3)巢材、巢的长径、宽径及深度;4)巢的隐蔽度:斑尾榛鸡的巢一般筑在树根基部,我们在5米外从除营巢树的其它3个方向观察巢的遮挡度,以1-10表示,10代表完全备遮挡,1表示被遮挡10%;同时记录巢位是否挡雨。为分析巢址所在的植被特点,以巢为中心,作10x10 m的样方,记录郁闭度、胸径大于3 cm的乔木种类、棵数及胸径、断桩的棵数及桩径、灌木密度(分别记录4个2x2m范围的灌木密度,取平均值)及主要种类。同时,作为比较,在斑尾榛鸡活动区内随机选取同样大小的样方,并记录同样的测量数据。

研究结果

1995-2004年,我们共发现斑尾榛鸡繁殖巢址103个,其中52个通过无线电遥测追踪雌鸟获得(1997年的1只产卵期巢被破坏,再次繁殖),43个为未标记的雌鸟,6个为繁殖期过后发现的,2个为筑巢期发现的(详见附表4-1)。所有斑尾榛鸡巢址分布于研究地区海拔2700-3300 m,这一范围内的主要林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

1、营巢树的选择

所发现的103个斑尾榛鸡巢中,89个位于树的基部,13个位于断桩的基部,1个位于断桩边的倒木下。以阔叶树(柳树和桦树)作为营巢树的占56.2%,针叶树占40.4 %(见图4-1),且对阔叶树有明显的偏爱 (?2=39.26, df=2, P<0.001)。

        
图 1 斑尾榛鸡的巢树选择,桦 (30.9%), 柳 (25.3%),云杉 (23.0%),冷杉 (17.4%) ,其它 (3.4%)。

2、巢隐蔽度: 斑尾榛鸡巢的平均隐蔽度 5.08±2.03 (n=86)。

3、坡向和坡度

通过对斑尾榛鸡的巢址坡向(实际利用)与随机点坡向(可利用)的比较,发现斑尾榛鸡巢址对东坡和北坡的利用率较高,而没有森林分布的南坡则较少利用,具有明显的偏爱性(图2,?2=43.89, df=3, P<0.001)。斑尾榛鸡巢址的坡度从0到45度,平均为15.5±11.2度(n=97)。87.6 % 巢址的坡度在30度以下(图3),尤其偏爱20度以下的坡度(?2=9.43, df=3, P<0.05)。

图2 斑尾榛鸡巢址坡向分布,图中括号内数字为巢数
 

图3 斑尾榛鸡巢址坡度分布
 

4、栖息地选择
表1 1995-2004年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斑尾榛鸡巢址栖息地特征

 

*树密度的单位为每公顷的树株数

5、同一只雌鸟在不同繁殖季节的巢址距离平均为154.21±109.0 m (n=19),范围是40m – 390m,其中确定2只雌鸟连续两年与同一只雄鸟在同一领域中配对繁殖,巢间距离为
180m和60m;另有6只雌鸟确定连续2年(或2年以上)在同一领域繁殖;1只雌鸟确定 在相邻领域繁殖。斑尾榛鸡的平均领域面积为2.2 ha (n=8),领域直径平均为170 m。

因此,一般来说,斑尾榛鸡雌鸟倾向于在同一领域或相邻领域与雄鸟配对繁殖。

6、根据无线电遥测确定的雄鸟领域范围,斑尾榛鸡的巢址一般位于雄鸟领域的边缘(n=5, 见图4, 巢在图中用N表示)


图4 巢址在斑尾榛鸡雄鸟领域中的位置


斑尾榛鸡雌鸟61在2003年和2004年的巢址
 

讨论

在莲花山,斑尾榛鸡倾向于在树基部营巢,在103巢中,在树或断桩基部营巢的占99%,这与王香亭等(1987)、Liu & Geng(1994)在祁连山的研究的结果一致,而Beick (1927) 报道的2巢中有1巢位于岩石边缘,这种情况未在我们研究地区出现。

相比之下,与花尾榛鸡在选择营巢巢址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中国东北,花尾榛鸡最喜爱的巢址是倒木下,占62.5%(高玮&朱作斌 1991)。说明斑尾榛鸡与花尾榛鸡在营巢位置选择上存在差异,斑尾榛鸡的巢址的选择性强于花尾榛鸡。大多数松鸡科鸟类喜欢营巢于树根或树丛的基部,其优势不仅在于挡雨,也在于提高巢的隐蔽度(Bergerud & Gratson 1988)。

斑尾榛鸡巢址位于其配偶领域边缘的现象,在其它鸡形目鸟类中也有报道。由于捕食者可能会以雌雄鸟的活动情况作为线索发现巢址,因此斑尾榛鸡等鸡形目鸟类巢址位置的这种特点,可能就是为了避免在巢的附近活动,以减少天敌对雌鸟和卵的捕食风险。

在莲花山,血雉与斑尾榛鸡的生活在同一栖息地中,而且血雉亦营巢于树基部或倒木下。但血雉的营巢特点在于选择具有洞状结构的树基部或其它位置。因而二者在营巢树的选择上存在分化。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