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学术研讨会暨红外相机技术培训会议日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B105会议室(会议室可上网)
8月5日(周五):培训报到注册,中科院动物所A座大厅
8月6日-9日:红外相机技术培训课程
8月9日(周二):研讨会报到注册,中科院动物所A座大厅
8月10日-12日:学术研讨会
特邀报告:
康 乐 研究员、院士(中科院动物所):生态文明与动物保护
王 丁 研究员(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生动物监测与水域生态安全
郑 华 研究员(中科院生态中心):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
陈辈乐 博 士(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从红外相机监测分析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兽类的保育形势
8月5日 |
周五下午:红外相机培训报到、注册,动物所A座大厅 |
8月6日 |
周六:红外相机培训(B105会议室) 主持:肖治术 |
08:30-08:40 |
培训开幕 |
08:40-10:00 |
肖治术: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 |
10:00-10:30 |
合影、茶歇 |
10:30-12:00 |
肖治术:红外相机监测管理系统CameraData应用 |
12:00-13:30 |
午餐 |
13:30-15:00 |
李欣海:R语言应用基础 |
15:00-15:10 |
茶歇 |
15:10-16:30 |
李欣海:R语言应用基础 |
16:30-16:40 |
茶歇 |
16:40-18:00 |
李欣海:R语言应用基础 |
18:00-19:00 |
晚餐 |
19:00-20:30 |
分组讨论: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范 |
8月7日 |
周日:红外相机培训(B105会议室) 主持:李欣海 |
08:00-09:00 |
解焱:新野生动物保护法解读 |
09:00-10:00 |
李欣海:R语言应用基础(Occupancy model) |
10:00-10:10 |
茶歇 |
10:10-12:00 |
李欣海:应用CameraTrap包分析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
12:00-13:30 |
午餐 |
13:30-15:30 |
李晟:野生动物研究中的红外相机技术-概念,历史及应用 |
15:30-15:40 |
茶歇 |
15:40-18:00 |
卜红亮:动物日活动节律分析 |
18:00-19:00 |
晚餐、休息 |
|
|
8月8日 |
周一:红外相机培训(B105会议室) 主持:肖治术 |
08:00-10:00 |
王天明:应用物种分布和占域模型评估物种状态 |
10:00-10:10 |
茶歇 |
10:10-12:00 |
王天明:应用物种分布和占域模型评估物种状态 |
12:00-13:00 |
午餐 |
13:30-14:30 |
蒋志刚:评估物种濒危等级--中国哺乳动物红色名录研究 |
米湘成: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 | |
15:30-15:40 |
茶歇 |
15:40-18:00 |
米湘成: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 |
18:00-19:00 |
晚餐、休息 |
8月9日 |
周二:红外相机培训(B105会议室) 主持:宋大昭 |
08:00-08:50 |
王伟: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与保护成效评估 |
08:50-09:40 |
吴军:全国两栖动物观测网络建设进展 |
09:40-10:00 |
茶歇 |
10:00-11:2 0 |
王鑫:水鸟卫星追踪技术与操作方法介绍 |
11:20-12:20 |
宋大昭:红外相机监测与促进本地化的野生动物保护 |
12:20-13:30 |
午餐 |
13:30-15:00 |
学员交流讨论、培训班总结 |
15:00-18:00 |
墙报交流、国家动物博物馆参观 |
18:00-19:00 |
晚餐、休息 |
8月9日 |
周二下午 |
14:00-18:00 |
注册:中科院动物所A座大厅 |
18:00-19:30 |
晚餐、休息 |
|
|
8月10日 |
周三上午 |
07:30-08:30 |
注册:中科院动物所A座大厅 |
08:30-09:00 |
会议开幕:主持人 肖治术 研究员 |
|
领导讲话 |
|
特邀报告:主持人 李 明 研究员 |
康 乐 研究员、院士:生态文明与动物保护 | |
09:50-10:20 |
合影、茶歇 |
10:20-11:10 |
王 丁 研究员:长江水生动物监测与水域生态安全 |
11:10-12:00 |
郑 华 研究员: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 |
12:00-13:30 |
午餐、休息 |
|
|
8月10日 |
周三下午 专题一:中国猫科动物监测与保护,主持人,姜广顺、时坤 |
13:30-14:00 |
|
14:00-14:20 |
顾佳音:中国东北虎、豹种群和数量及跨境情况 |
14:20-14:40 |
白德凤:珠峰自然保护区雪豹监测报告 |
14:40-15:00 |
潘国梁:中国西北地区雪豹监测与保护:以新疆和青海为例 |
15:00-15:20 |
宋大昭: 红外相机技术应用于我国猫科动物发现与保护 |
15:20-15:40 |
茶歇 |
|
专题二:鸟类多样性监测与保护,主持人,李欣海 |
15:40-16:00 |
刘小峰:基于移动群体感知的野生动物监测与丰度调查平台——以鸟类为例 |
16:00-16:20 |
单鹏飞: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分析恐龙河保护区绿孔雀活动节律 |
16:20-16:40 |
Yaara Aharon-Rotman: Assessing the consequences of habitat loss and degradation in a long-distance migratory shorebird using tracking technology |
16:40-17:00 |
胡运彪:录音设备调查森林鸟类多样性的方法初探 |
17:00-17:20 |
王 鑫:运用卫星追踪技术验证动物迁徙理论——以雁鸭类为例 |
17:20-18:00 |
墙报交流 |
18:00-19:00 |
晚餐、休息 |
19:00-20:00 |
座谈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主持:肖治术) |
|
|
8月11日 |
周四上午 专题三:动物生态与行为学研究,主持人,王天明、李晟 |
08:20-08:40 |
窦海龙:东北虎与猎物时空分布模式及捕食策略的权衡 |
08:40-09:00 |
卜红亮:中国西南温带森林中小型食肉动物的活动节律和重叠 |
09:00-09:20 |
厉威池:王朗样地内家畜和野生有蹄类交互作用 |
09:20-09:40 |
李学友:基于相机陷阱的高黎贡羚牛种群生态学初探 |
09:40-10:00 |
姜丙坤:青城山景区家猫的存在对当地物种的潜在影响分析 |
10:00-10:20 |
刘雪华:红外相机监测不同干扰机制下森林中的动物多样性 |
10:20-10:40 |
茶歇 |
|
专题四:灵长类动物监测与保护,主持人,周岐海、向左甫 |
10:40-11:00 |
任宝平: GPS远程遥测技术在野生动物跟踪监测中的应用 |
11:00-11:20 |
周岐海:白头叶猴的保护 |
11:20-11:40 |
陈奕迅:利用红外相机对片马地区怒江金丝猴研究现状 |
11:40-12:00 |
向左甫:中国金丝猴的现状与保护需求 |
12:00-13:30 |
午餐、休息 |
8月11日 |
周四下午 专题五:人类与动物冲突及生态文明建设,主持人,宋大昭 |
13:30-13:50 |
吴 岚:青海三江源地区棕熊生态学研究与人熊冲突缓解对策 |
13:50-14:10 |
杨纬和:珲春市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十年回望 |
14:10-14:30 |
卞晓星:羌塘人熊冲突现状及缓解方案实践与思考 |
14:30-14:50 |
郭贤明:中(国)老(挝)边境野生动物调查与监测 |
14:50-15:10 |
王巧燕: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现状调查报告 |
15:10-15:30 |
茶歇 |
|
专题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主持人,肖治术、吴军 |
15:30-15:50 |
陈小南: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进展 |
15:50-16:10 |
米红旭: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进展 |
16:10-16:30 |
胡 力: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情况汇报 |
16:30-16:50 |
唐华兴: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情况 |
16:50-17:10 |
薛茂盛: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红外相机监测情况 |
17:10-17:30 |
何文礼:白水江红外相机监测工作简介 |
17:30-17:50 |
束祖飞: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情况 |
17:50-18:10 |
李光容: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进展 |
18:10-19:30 |
晚餐、休息 |
8月12日 |
周五上午 特邀报告:主持人,肖治术 研究员 |
08:30-09:20 |
陈辈乐 博士:从红外相机监测分析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兽类的保育形势 |
专题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主持人,肖治术、吴军 | |
09:20-09:40 |
李 晔:汗马保护区红外相机应用与发展 |
09:40-10:00 |
于桂清:红外线相机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专项监测的应用 |
10:00-10:20 |
茶歇 |
10:20-11:00 |
颁 奖:自然保护区监测成果优秀奖、青年学者优秀墙报奖、志愿者优秀奖 |
11:00-12:00 |
会议总结:李明研究员主持 |
12:00-13:00 |
午餐 |
13:00—— |
国家动物博物馆参观、会议结束 |